tyc8722太阳集团城

tyc8722太阳集团城
学校主页| 旧版入口
  • 首页
  • 学院概况
    1. 学院简介
    2. 机构设置
    3. 学院领导
    4. 规章制度
    5. ENGLISH
    6. 学院宣传片
  • 师资队伍
    1. 教授
    2. 副教授
    3. 讲师
  • 本科生教育
    1. 专业设置
    2. 培养方案
    3. 课程建设
    4. 教学改革
  • 研究生教育
    1. 学位点
    2. 培养方案
    3. 留学生工作
  • 党群工作
    1. 党建工作
    2. 工会工作
    3. 党群风采
  • 招生就业
    1. 本科生招生
    2. 研究生招生
    3. 就业工作
  • 校友天地
    1. 校友动态
    2. 校友风采
    3. 时光剪影
    4. 联系我们
  • 首页
    • 返回
    • 学院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术交流
    • 教学与科研
    • 学术动态
    • 科研团队
    • 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
  • 学院概况
    • 返回
    • 学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学院领导
    • 规章制度
    • ENGLISH
    • 学院宣传片
  • 师资队伍
    • 返回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本科生教育
    • 返回
    • 专业设置
      • 返回
      • 国家一流专业
      • 省一流专业
      • 工程认证专业
      • “新工科”重点建设专业
    • 培养方案
    • 课程建设
    • 教学改革
  • 研究生教育
    • 返回
    • 学位点
      • 返回
      • 化学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纺织科学与工程
    • 培养方案
    • 留学生工作
  • 党群工作
    • 返回
    • 党建工作
    • 工会工作
    • 党群风采
  • 招生就业
    • 返回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工作
  • 校友天地
    • 返回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时光剪影
    • 联系我们

本科生教育

  • 专业设置
    国家一流专业
    省一流专业
    工程认证专业
    “新工科”重点建设专业
  • 培养方案
  • 课程建设
  • 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课程建设  ·  正文

一流本科课程——染整工艺学(有色部分)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7-29       点击量: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线下一流课程

课程名称

染整工艺学(有色部分)

课程编码+选课编码

(教务系统中的编码)

05330071

轻化11601-03、轻化11701-03、轻化31601、轻化31701

课程类型

○文化素质课 ○公共基础课 ◉专业课

□实验课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开课年级

三年级

面向专业

轻化工程

学 时

48

学 分

3

先修(前序)课程名称

纤维化学及物理、染整工艺学(无色部分)、染料化学

后续课程名称

印染厂设计、染整设备

主要教材

染整工艺与原理(下册)、ISBN 978-7-5064-5547-3、赵涛、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年5月








IMG_256

IMG_256









二、授课教师(教学团队)

课程团队主要成员

(序号1为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及团队其他主要成员总人数限5人之内)


序号

姓名

单位

出生

年月

职务

职称

手机

号码

电子邮箱

教学

任务


1

权 衡

tyc8722太阳集团城

1971.06

武汉市生态染整与功能性纺织品工程中心主任

教  授

13971179960

quanheng2002@163.com

理论教学

模式创新


2

王运利

tyc8722太阳集团城

1979.10

无

副教授

13114379640

ylwang@wtu.edu.cn

理论教学

资源建设


3

于志财

tyc8722太阳集团城

1983.03

无

副教授

15927442384

yuzhicaicai@163.com

理论教学

队伍建设


4

李时伟

tyc8722太阳集团城

1988.11

无

讲 师

15927382639

lishiwei1988@126.com

理论教学

教材建设


授课教师(课程负责人)教学情况(300字以内)

(教学经历:近5年来在承担学校教学任务、开展教学研究、获得教学奖励方面的情况)


主持湖北省精品课程《纺织品染色》,主讲《染整工艺学》、《染料化学》、《助剂化学》等10余门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课程,多次获学校教学质量优秀奖;

负责建设“轻化工程国家特色专业”、“轻化工程国家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轻化工程湖北省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轻化工程省品牌专业”,主持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轻化工程教研室;主持“基于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省级教研项目。

2009年获纺织之光教师奖,2016年获湖北省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个人,2017年获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2018年获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纺织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



三、课程目标(300字以内)

(结合本校办学定位、学生情况、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具体描述学习本课程后应该达到的知识、能力水平。)


课程面对社会及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新挑战,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积极践行立德树人;立足我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以“夯实素质”和“提升能力”为目标,支撑轻化工程专业毕业生的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和6(工程与社会)。

目标1:掌握纺织品染整的工艺原理与方法、化学加工技术及过程,了解影响设计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可能因素,能清晰表述印染产业相关的热难点问题;

目标2:针对纺织品染整领域的工程问题,能确定设计与开发目标,提出解决方案;

目标3:能够运用纺织品染整专业知识,分析和评价问题解决方案的应用对社会、健康与安全等的影响,理解在工程实践活动中应承担的责任。


四、课程建设及应用情况(1500字以内)

(本课程的建设发展历程,课程与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课程教学内容及组织实施情况,课程成绩评定方式,课程评价及改革成效等情况。)


(一)课程的建设发展历程

《染整工艺学(有色部分)》课程的前身是《纺织品染色》,自1978年以来,课程始终是轻化工程专业最重要的核心课程之一。2005年,《纺织品染色》课程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程。2008年,课程根据国家级规划教材的建议,更名为《染整工艺学(有色部分)》,同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课程团队由3人增至7人且全部博士化,教学内容更加充实、教学资源更加丰富。2016年,课程开始建设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1)创新课程内容,重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结构符合轻化工程专业本科生成长规律。

窗体底端

(2)更新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课堂互动促进学生的深层次学习。

(三)课程内容、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

(1)更新课程内容:面对社会及纺织品染整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新挑战,课程跟踪学科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培养需要。

(2)充实课程资源:师生共举,积极扩展课程资源,包括:多媒体素材库1套、试题库1套、多媒体课件双语、全英文2版;拥有“染色综合性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共230M);校企协同共建有20个课程与专业实践基地。

(3)资源全面共享:学生自主学习的优秀素材充实到课程教学资源;将最新科技成果/行业企业典型案例引入教学内容。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组织实施情况

课程教学内容:

(1)染色理论:染色可能性、平衡性,染料的迁移性

(2)染色工艺:染料染色原理、各种染料染色工艺、染色技术及其发展

(3)生产实践:染色综合设计/开发方案、常用染料染色实例、常见纺织品染色疵病原因探究。

重点与难点:染色基本理论、染色工艺要点、相关知识综合、染色实例分析,理论教学对应的工艺实验安排有专门的实验课程。

教材选用:课程最初选用王菊生先生主编的《染整工艺原理》第三册与第四册,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面世后,改为国家级规划教材《染整工艺学教程(第二分册)》。

组织实施:立足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积极实践“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夯实素质”、“提升能力”。认真研究90后、00后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结合科技史讲好课程思政,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专业实践对社会、健康与安全等的影响,理解个人在工程实践中应承担的责任。理论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重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工程意识。教学实施过程中,坚持通过解析课程及专业内涵、挖掘深度,打实基础;培养学生系统掌握纺织纤维、染料化学、助剂化学等相关知识,实现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团队建设:引导青年教师深入染整企业,丰富专业经历,积累实践经验。

(五)课程评价及改革成效

课程2005年被评定为湖北省精品课程。

专业毕业生综合能力强,考研录取率达42.5%,综合就业率达97.4%,深得企事业用人单位好评。

课程负责人获2009年纺织之光教师奖、2017年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团队教师获评校级教学质量奖和学生最喜爱的教师称号;所属轻化工程教研室2019年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课程作为重要支撑的轻化工程专业,先后获批“国家特色专业”、“国家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和“湖北省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

(六)课程成绩评定方式

课程主要采用直接评价。根据课程目标,考核成绩=平时成绩×0.3+考试成绩×0.7。平时成绩包括考勤记录、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小班讨论课、设计报告。为鼓励生师互动,实施平时成绩附加分制度:学生每提出一次质疑或建议加1分;根据课后思考题,收集、整理、消化相关资料,并制作课件面向全班讲解,每次加3-5分。


五、课程特色与创新(500字以内)

(概述本课程的特色及教学改革创新点。)


(一)课程特色

《染整工艺学(有色部分)》是轻化工程专业最重要的核心课程之一,支撑轻化工程专业毕业生的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和6(工程与社会)。

课程基于OBE理念,注重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着重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强调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

(二)课程创新点

(1)问题导向,重构教学体系。课程知识点繁杂且缺乏关联,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学习兴趣较低;纺织品染色新技术发展较快,需快速更新教学内容。课程打破纺织纤维、染料化学、助剂化学等相关知识体系的界限,基于工程实践问题,构建染色理论-染色工艺-生产实践的教学体系,强化各相关知识点的关联性,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实现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

(2)系统集成,强化实践能力。注重专业理论与工程实例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后自学相结合、主动学习与课程考核相结合,积极实践将教师的科研工作与教学活动相结合,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3)虚拟仿真,完善教学模式。自主开发“染色综合性虚拟仿真实验系统”,采用虚拟仿真等教学模式,设计染色综合、印染前处理等实验,让学生于虚拟环境中开展实验,在感观、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各方面得到提升。


六、课程建设计划(500字以内)

(今后五年课程的持续建设计划、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改革方向和改进措施等。)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立德树人理念的进一步落实,学习成果达成的科学评价,学生专业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

改革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坚持“以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中心”,基于成果导向理念,持续改进。

持续建设计划与改进措施:

(1)基于Outcome Based Eudcation(OBE)理念,进一步研讨、修订和完善课程教学大纲、进度、考核内容和标准,契合课程目标,强力支撑轻化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

(2)进一步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实施专业课程课程计划,拓展课程的广度,丰富教学资源。

(3)进一步更新知识体系,持续补充与更新教学内容,提升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将最新科技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紧跟专业科技发展前沿;以科研合作及行业服务为纽带,充分吸纳企业资源参与教学活动。

(4)引入高水平师资和具有专业背景的跨学科教师,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传帮带优秀传统,提升年轻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5)探索校企协同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改革以专业知识为主线的传统教学方式,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

(6)引入非标准答案考核方式和间接评价,开展多元化课程评价,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持续改进。




上一篇:tyc8722太阳集团城获2021年校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2项

下一篇:精品课程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tyc8722太阳集团城(中国)有限公司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tyc8722太阳集团城    
邮编:430200  电话:027-59367336